有一種叫作豬籠草的植物,分泌蜜滴斷斷續(xù)續(xù)通向捕蟲袋,借此誘捕各種小昆蟲。小昆蟲從吃第一滴蜜開始,便順著蜜味一步步爬向蜜汁最多的捕蟲袋,一旦落入便再無爬出可能。因為貪吃一口蜜而付出生命代價,正應了那句警言:貪如火,不遏則燎原;欲如水,不遏則滔天。
據(jù)反腐專題片《打鐵還需自身硬》披露,中央紀委法規(guī)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曹立新,曾經(jīng)也嚴以自律,是一名優(yōu)秀的紀檢干部。但對于一些飯局吃請,他覺得礙于情面不好拒絕,便放松了警惕。于是,從吃飯喝茶,到過年收卡收物,再到一次直接收下10萬塊錢,廉潔防線的口子越扯越大。收下了第一筆贓款,就有第二第三筆,就有了為他人謀取職務晉升、幫助他人逃避調(diào)查……“酒盅不深淹死人”,此間的深刻教訓,令人警醒。
一些干部之所以擅越黨紀國法的雷池、亂闖廉潔政治的禁區(qū),不是因為不明白“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、零容忍態(tài)度決不改變”的治黨警示,不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哲理,而是因為堤潰蟻孔、氣泄針芒,在慎初慎獨上放松了自我要求。一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夠圍獵領導干部,拿捏的就是少數(shù)人“吃頓飯沒關系”“收幾張卡能如何”的僥幸麻痹心理,用的就是像“抹蜜的捕蟲袋”這樣的拉攏誘惑之策。許多違紀案例都表明,難以發(fā)現(xiàn)的是溫水煮青蛙的陷阱,不好提防的是“眼里識得破,肚里忍不過”的問題。
人有犯糊涂的時候,也有抱僥幸心理的時候,落馬官員的懺悔之語,同樣引人深思。小事小節(jié)既是缺口,也是關口,領導干部應有自我教育、自我約束、自我警示的自覺,組織同樣不能因為信任就放松監(jiān)督。當廉政風險剛剛冒頭、干部有可能犯糊涂的時候,組織及時扯袖、提醒,乃至大喝一聲、猛擊一掌,往往就可以阻止更大錯誤的發(fā)生。小病常提醒,大病難冒頭。刺中痛點、敲打短板,才能紅臉出汗、祛病強身。由此而言,我們需要燒旺黨內(nèi)政治生活的熔爐,讓黨內(nèi)監(jiān)督、組織談話成為工作常態(tài),準確運用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“四種形態(tài)”,及時澆滅那些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。
抗美援朝時,全國人民給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寄去了許多慰問品,彭老總吩咐警衛(wèi)員“管起來,分下去”,并批評那些隨意拿慰問品的干部:“管‘公’的人就要這樣,第一自己不貪,第二別人不送,第三敢把厚臉皮、熟人擋回去。有這三條,才保得住一個‘公’字?!弊晕壹s束不是萬能的,但缺少“第一自己不貪”的自我約束是萬萬不能的。正所謂,“一念收斂,則萬善來同;一念放恣,則百邪乘釁”。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,把住清正廉潔的總開關,關鍵是修身慎行、懷德自重、清廉自守。覺悟了,才能心明眼亮,識別出什么是鮮花、毒草,什么是陽光大道、人生陷阱;覺悟提高了,才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,任何時候都經(jīng)得起誘惑、躲得過圍獵、守得住底線。
《論語》里說,“以約失之者鮮矣”。意思是說,一個善于約束自己的人,是很少犯錯誤的。管好自己的言與行,不為小恩小惠所惑,不為人情攪擾所動,在私底下、無人時、細微處做到慎獨慎微,一定能俯仰皆坦然、進退無愧怍。